关于成立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
本科教学中心的通知
各系(室)、全体教师:
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,强化学风建设,不断推动教学改革实践,持续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,结合学院学科发展与教学工作实际,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,决定成立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教学中心(以下简称“中心”),人员组成及主要工作职责如下:
一、人员组成
主 任:柳峰松 赵 莲
副主任:管越强 吕志堂
成 员(按姓氏笔画排序):孙 磊 李振秋 李 森
李新江 张 晗 杨雪芳
赵丽坤 倪志华 葛 欣
秘 书:杨丽坤
二、主要工作职责
教学中心在学院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,主要负责学院教育教学建设、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相关工作的统筹规划、组织协调与落地执行,具体工作由各教研室分工负责、推进实施。具体分工如下:
(一)专业与课程建设部(负责人:葛欣 李振秋)
1.统筹推进学院本科专业(含微专业)内涵建设,结合学科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,动态调整专业布局,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专业建设,制定特色发展路径,牵头开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工作。(葛欣)
2.主导一流课程、智慧课程等优质课程的培育、认定与迭代升级,建立课程质量动态监测机制,推动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。(葛欣)
3.负责课程体系整体规划与结构优化,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动态审定课程设置,统筹教材选用、教材编写与质量审定工作(含规划教材申报、优质教材培育),确保教材内容符合教学要求与学科前沿。(李振秋)
4.审定教学任务分配方案与实施细则,明确教学各环节要求,保障教学运行规范、有序、高效。(李振秋)
5.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,鼓励教师围绕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考核方式等开展研究,推动本学科教学理论成果向教学实践转化,凝练推广可复制、可借鉴的教学改革经验。(葛欣)
(二)产教融合与实践教学建设部(负责人:葛欣 赵丽坤)
1.牵头构建校企协同、产教融合育人机制,对接行业龙头企业与优质机构,协调推进校企合作项目落地(如联合培养、实习基地共建、产业课程开发等),促进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有效衔接。(葛欣)
2.指导校内外实训基地规划与建设,结合专业实践教学需求,优化实践场景,明确基地功能定位与运行标准,提升实训基地服务人才培养的能力。(赵丽坤)
3.统筹实验室建设规划、功能定位与安全规范,推动实验室资源共享与高效利用,确保实践教学体系与行业技术需求、科研前沿方向紧密衔接,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。(赵丽坤)
(三)科教融汇与创新人才培养部(负责人:倪志华)
1.深化科教融汇、协同育人模式改革,推动学院科研平台、在研科研项目、优秀科研团队向本科教学开放,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(如开发科研导向型课程、设计探究式实验项目、引入科研案例进课堂等)。
2.统筹校内外协同育人试点班(如科教融汇试点班、校企联合试点班)的建设规划,制定试点班招生标准、培养方案、管理细则及成效评估体系,保障试点班培养质量。
3.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,指导个性化培养方案制定,完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与培养路径设计,搭建创新实践平台(如学科竞赛、科研训练项目等),助力学生成长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。
(四)教学评估与专业认证部(负责人:孙磊 杨雪芳)
1.制定并动态完善课程教学、实践教学、考核评价、毕业论文等全环节教学质量标准,构建“教-学-评”一体化质量保障体系,确保教学各环节规范可控。(孙磊)
2.统筹组织教学评估工作,制定评估方案与流程,牵头开展课程教学质量、考核质量、人才培养质量等评估,收集分析数据并提出改进建议,推动教学质量优化。(孙磊)
3.主导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,对接认证标准,统筹开展认证前建设与准备工作,组织开展自查自纠、协调认证材料的梳理、整合及审核,跟踪专业认证整改进展,督促问题落实整改,总结经验,助力专业建设符合规范、提升内涵。(杨雪芳)
(五)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发展部(负责人:李新江 张晗)
1.统筹教师队伍培养,组织实施分层分类教师培训及教学交流活动(包括但不限于教学沙龙、名师面对面、优秀课例观摩等),夯实教师教学基础能力。(李新江)
2.牵头推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,优化团队梯队结构,明晰团队发展定位,指导各教学团队开展教学攻关与协同创新,提升团队整体水平。(李新江)
3.统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,根据学校及学院工作部署组织各级各类教学竞赛(含赛前指导),遴选培育教学种子选手与优质项目,推广优秀教学案例与经验,助力教师提升教学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。(张晗)
(六)学风建设部(负责人:李森)
1.统筹推进学风建设工作,以培育优良学习风气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目标,强化价值引领,引导学生树立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诚信自律的学术品格,筑牢学风建设思想根基。
2.健全学风管理制度,协同各教研室完善学习过程管理、学术诚信规范、课堂考勤办法、学习帮扶小组等相关机制,形成常态化督导约束体系。
3.丰富学风主题教育活动,协同各教研室通过开展优秀学子分享会、学习经验交流会、四六级模拟考试、专业课笔记大赛等活动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。
4.搭建多元化学风建设载体,以学科竞赛为载体,融合创新创业教育,举办创业沙龙、项目路演、创新挑战赛等活动,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探索热情。
5.浓郁第二课堂科研氛围,以专业教育为基础,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锻炼,建立成果互认机制,将竞赛获奖、创业实践经历进一步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。
6.深化学风建设协同管理,加强与教研室、班级的协同联动,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,针对性解决学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,着力营造勤学、善学、乐学、笃学的优良育人氛围,为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坚实保障。
三、工作运行
(一)会议制度
每学期开学前召开工作部署会、学期末前一周召开工作总结会,不定期召开中心会议(由教学中心主任召集),动态调整工作计划,协调建设内容。
(二)沟通机制
秘书负责日常联络,及时汇总各系(室)教学工作反馈,对接中心各负责人推进工作。
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
2025年11月14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