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,落实好学生就业能力提升“双千”计划工作要求,生命科学学院结合国家战略、区域产业和市场需求,围绕就业能力提升,特开设“生命健康与合成生物技术微专业”,现面向河北大学2022级、2023级理工医科专业在校生进行招生,具体要求如下:
招生对象:具有河北大学学籍的2022级、2023级在读理工医科专业本科生。
招生规模:每个年级不超过30人。
3、学生修读过大学英语、微生物学、生物化学、分子生物学或相关课程方具备报名资格。
3、学生无挂科记录,无违纪违规记录,当报名人数超出计划时,按照上述4门课绩点成绩排名录取。
4、录取后,学生需从指定的9门课程中至少选修6门课,其中线下课程须完考试(考核),线上线下混合课程须取得线上修读认证和线下教师的教学考核,方能获得学分。
5、课程中绝大部分为免费资源,如选读课程线上资源部分需要支付小额费用,自行负责。
6、未尽事宜由生命科学学院负责解释。

有申报意向的学生请于2025年7月10日前,将学院签字盖章的本人成绩单、《微专业报名申请表》提交到生命科学学院(通学楼)117办公室,同时将电子版材料发送到邮箱76511214@qq.com。
联系人:杨老师 联系电话:0312-5073085
微专业简介:
“生命健康与合成生物技术”微专业立足国家“十四五”生物经济战略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需求,以合成生物学为核心引擎,深度融合基因编辑、生物信息学、生命健康技术三大前沿领域,构建“技术研发-产业应用-创新创业”一体化培养体系。本专业旨在破解传统教育中“理论与实践脱节”“学科交叉不足”的痛点,通过线上慕课资源与虚拟仿真实验自主学习,线下授课或者辅导,打造“学用贯通”的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,为生命健康、精准医疗、绿色制造等领域输送兼具技术硬实力与产业敏锐度的复合型人才,助力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。特色优势包括:
1. 生物技术向智能合成技术升级;
2.对接产业转型需求;
3.直接对接教育部“双千计划”政策需求。
微专业培养目标:
本微专业培养具备以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:
技术能力:掌握基因编辑、代谢工程、生信分析等核心技术,熟悉合成生物学产业化流程;
实践能力:通过虚拟仿真实验与企业案例教学,解决复杂生物工程问题的能力;
创新能力:具备跨学科思维,能够设计生物技术产品并推动商业化落地;
产业视野:对接生命健康、生物医药、精准医疗等领域,助力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。